马永庆:身残志坚铸大爱 自强不息报桑梓
在宁夏中卫这片热土上,马永庆如同沙漠中的胡杨,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不同的领域生根发芽,用一条腿踏出了比许多人更加坚实的足迹。

马永庆在田间。
热血报国 负伤无悔
今年59岁的马永庆1964年出生在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的一个农民家庭。小时候,家乡落后,家境贫寒。1984年,马永庆怀着报效祖国的梦想穿上了军装,走进了军营。1987年,在云南老山前线的一次作战演习中,突击队员马永庆失去了左小腿。然而,身体的残缺并未击垮这位钢铁战士。
“和牺牲的战友相比,我能活着回来,已是幸运。”简单的话语背后,是一个军人对祖国的无限忠诚。
2008年,马永庆高擎奥运火炬的身影,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注脚。
荒原上的绿色奇迹
站在中卫南部香山地区,放眼望去,连绵的压砂西瓜田构成了一道绿色屏障。谁也想不到,这里曾是荒芜之地。2011年,马永庆毅然投身生态改造,压砂1200亩荒地,成立中卫市建莹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。
如今,这片土地已累计种植压砂西瓜6000亩、青豆3000亩,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,更带动300余人就业。这位农民的儿子,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着对土地的深情。
商海中的暖心灯塔
“我自己受过苦,更懂得拉别人一把的重要。”这是马永庆常说的话。
在他的洗浴中心,残疾人、退役军人享受免费洗浴已达1300多人次;在他的摩托车门市部,患有小儿麻痹的徒弟得到了倾囊相授;在他的合作社,困难人员找到了就业机会。从1620元伤残抚恤金起家的小商店,到如今运营着覆盖多领域的企业,他始终将帮扶弱者放在首位。
残疾人的引路人
“马主席不仅帮我们找工作,更让我们找到了尊严。”这是许多残疾人对马永庆的评价。
2005年至2011年,他在各级残疾人协会任职期间,推动创办残疾人驾校,安置残疾人就业,用实际行动为残疾群体撑起一片天。他深知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
面对“全区自强模范”“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”等荣誉,马永庆始终保持清醒:“是党和人民培养了我,是这片热土养育了我。”每每想到牺牲的战友,他就告诉自己不能停步,要坚强地活着,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。
从战场到商场,马永庆用一条腿走出了多彩的人生轨迹。(宁夏新闻网记者 倪金凤/文 图片由中卫市残联提供)








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567号